「年」的故事
農曆的正月初一,民間俗稱『過年』,過年在中國人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

『年』的原意是指穀物成熟,因此過年就被視為「慶祝五榖豐收,
並為來年農事順利祈福,並祈求上天保佑家人平安健康」的溫馨時光。
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『年』字,不過寫法與今不同,
它是由『禾』和『千』兩個字加在一起組合成的;
這個字的意思很明顯,表示穀物纍纍,收成良好。

古書上每將五穀成熟,豐收之年,稱為『有年』;
大豐收的年分,稱為『大有年』。

以後,便把穀物的一熟算做一年。

到了周代,正是以『年』名歲,一年的開頭叫做『歲首』。

西漢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,漢武帝劉徹主持制定太初曆,
正式確定每年正月為歲首,正月初一為元旦。

太初曆實際上是繼承了夏曆的曆法,並採納了二十四節氣,
以利於指導農業生產,所以才叫做『農曆』。




關於『年』的起源,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外,還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。

其中,流傳的比較廣泛的,是一則關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抵禦『年』的故事。

相傳古時候,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凶惡怪獸,
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,便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,見人傷人,見畜傷畜。

因此一到冬天,人人驚恐,村村不安。大夥兒只得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『年』的傷害。

有一年的大年三十,牠來到一個村莊,被牧童甩皮鞭的聲響嚇跑了。

又到另一個村莊,卻被一家門口曬的大紅衣嚇跑了。

跑到下一個村莊時,則被燈光嚇的抱頭鼠竄。

於是人們掌握了「年」怕聲響、怕紅色、怕火光的弱點,
因此,每到年末歲初時,人們就以放鞭炮代替甩皮鞭的聲響,
用貼紅聯來替代大紅衣,掛紅燈、點旺火替代火光。

久而久之,就形成春節的習俗了。

大年初一,親朋好友還要互相探望,祝賀沒受到「年」的傷害,
逃過「年」這一難關,所以「過年」又稱「年關」,這就是拜年的由來。

貼春聯

春聯起源於「桃符」。

唐之前,人們過年時,多用兩塊桃木削製成一寸寬七、八寸長的木條,
上面分別寫著「神荼」及「鬱壘」的字樣,掛在門上,用來驅鬼避邪。

這種桃木就叫「桃符」。到了五代,桃符上出現了聯語,
代替原來的「神荼」及「鬱壘」的字樣。

後蜀王孟昶每逢春節,便命學士作詞,題寫桃符,並把它掛在宮門前。

孟昶親自執筆道:『新年納餘慶,佳節號長春』。

這便是中國最早的春聯,距今已有千餘年了。

我們稱張貼在大門、中門及窗戶兩側的紅色「春聯」為「對聯」。

有的人會自己動手寫對聯,有的人則用買的。

春聯上的對仗句均是吉祥話。

諸如:『日月星三光並照 財如曉日騰雲起 天地人一體同春 利似春潮帶雨來』以前,
各家各戶常藉對聯來反應自己的身分。

例如,官宦之家的對聯寫著「國恩家慶,人壽年豐」;
學儒之家「詩書繼世長」;商賈之家的對聯為「忠厚傳家久」,
家則為「生意興隆通四海,財源茂盛達三江」。

在對聯的正中央張貼著四字「橫批」,橫批的下方分別貼了幾張「掛錢」。

在房間的門或牆壁上大都會貼著菱形的「斗方」。

一般而言,「福」字及「春」字是張貼數最多的斗方。

有人會故意將「福」及「春」字倒過來貼,因為這樣象徵著「福到」、「春到」。

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門兩側張貼春聯,還在門的左右邊分別張貼著繪有門神的畫像。

除夕當天貼的春聯將會一直保持到它們自然脫落或褪色為止。

「桃符」的由來

傳說在遠古以前,有一對名為神荼、鬱壘的兄弟住在東海度朔山桃林中的一株大桃樹下。

這對兄弟力大無窮,能夠空手馴服猛獸。

猛獸們震懾之餘,十分崇敬這對兄弟。

於是,老虎願意替代他們兩人來看守這片桃林。

這對出生在桃林裡的兄弟,自幼父母雙亡,兩人賴野生桃子為生,
故而,長大後對這片桃林便有著一份真摯的感情。

他們非常關切這片桃林,所以,當桃樹被蟲子蛀食時,
他們便會小心翼翼地為桃樹驅蟲;日照強烈時,他們會載運著泉水來灌溉桃樹。

在他們無微不至的悉心照顧下,桃樹結成的果實個個碩大味美。

尤其,他們結廬其下的那株桃樹,所結成的桃子更是無比的甘甜可口。

據說,只要吃了這株桃樹上的桃子就能長生不老。

當時,有一個頗具蠻力的野王子設寨於度朔山東北的野牛嶺上。

這個手下有不少嘍囉的寨主經常欺凌鄰近地區的人民,惹得人民怨聲載道,無不痛恨。

野王子聽說吃了仙桃之後可以長生不老,便命令神荼兄弟獻上仙桃。

當野王子派遣使者來傳話時,神荼兄弟當場回覆:「這些桃子只給貧民吃,不給你們吃」。

野王子聞言大怒,立刻率領三百名囉嘍來攻打度朔山。

於是神荼兄弟便帶領著看守桃林的老虎們聯手抵抗,幾經激戰,終於獲得最後勝利。

落荒而逃的野王子嚥不下這口氣。

舊恨加新仇,因而想一定要得到仙桃和打敗神荼兄弟的念頭,
但是,這回他不敢用強硬的手段。

當他們往戶外看時,發現數十個紅髮、綠眼、青面獠牙的鬼魅一面嘶吼、一面奔向桃樹下的石屋。

由於神荼兄弟平素從未做過虧心事,所以他們無所畏懼的出來抵抗鬼魅。

當時,神荼手持桃枝打倒眾鬼魅,鬱壘連忙用繩子把他們捆綁起來。

一瞬間,數十名鬼魅悉數被抓。兩兄弟迅速把他們當成餌食,送給老虎們加菜吃了。

這干成為老虎腹中物的鬼魅不是別人,就是野王子派來的嘍囉。

原來他們是奉命前來嚇唬神荼兄弟的,欲使他們驚慌逃離村子,結果被殺得片甲不留。

翌日,消息傳騙了整個村莊。大家都非常感謝神荼兄弟為他們除暴,

於是,神荼兄弟的聲名便不逕而走。

在他們去世後,民間盛傳他們是天帝派到民間的神祇,而其為民除害的義行自此便流傳下來了。

從此以後,人們便認為桃樹可以驅邪避魔,

所以,每逢新年或節日,大家都會用桃木製成兩塊板子,
並在板上畫出神像,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,然後將其高掛在門的兩側。

放鞭炮、燃焰火

鞭炮起源於﹝庭燎﹞。﹝庭燎﹞就是用竹子作成的火把,
由於竹節裡的空氣膨脹,竹腔爆裂,產生聲響,古人就稱為﹝爆竹﹞。

而最初放爆竹是為了驅逐山臊惡鬼。

後來人們為了過一個平安年,就在大年初一,於門前爆竹,以驅山臊惡鬼。

稱為平安爆竹。焰火和鞭炮的意義是一樣的。在宋代就已經相當流行了。

舞龍
起源於漢代,經歷代而不衰。

舞龍最先是為了祭祀祖先、祈求甘雨的儀式,後來才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。

到了唐宋時期,舞龍已經成為逢年過節常見的表演活動。

龍是古代人們想像的一種神靈,牠與鳳、麒麟、龜同稱為四靈。

龍的『頭似駝、角似鹿、眼似兔、耳似牛、項似蛇、腹似蜃、麟似鯉、爪似鷹、掌似虎』,
能夠『興雲雨,利萬物』。

龍是一種美的想像,吉祥的化身,人們祈求牠的保佑,使得每年風調雨順,四季豐收。

舞龍,也正是表達了人們企求豐年的歡樂心情。

舞龍的龍身,是用竹蔑紮成一節節圓筒,外面用綢緞或布匹包裹,編成彩龍,叫做布龍。

 宋代已有龍燈,有的用草縛成,外邊包上青幕,密置燈燭萬盞;
有的用竹蔑紮成圓筒,筒外糊紙,裡面也可以點燭。

筒節編成的龍身一般都是單數,如九節、十一節和十三節,多的可達二十九節。

白天舞布龍,晚上舞龍燈。舞龍的陣式與龍的節數有關。

九節的龍,主要是漫遊動作,掀頭躍尾,蜿蜒疾馳,但不作盤旋迂迴。

十一、十三節的龍,動作又要複雜些,追捕寶珠,忽上忽下,迂迴盤轉,難度是很大的。

有的地區,還舞雙龍,兩條龍交叉挪騰,氣勢磅礡;
也有舞板龍的,每節並不相連,而動作協調,也很壯觀。

舞獅

據史書記載,我國原本沒有獅子。

漢代西域曾經給長安送來獅子。

我國古代的百獸舞(一種帶著動物面具 的舞蹈),還沒有獅子的模樣,
到了三國時期才有獅舞,唐代獅子舞已多見;
獅子舞的舞技,最初比較簡單,
無非是一些摹仿動作:如舔毛、擦腳、搔頭、晃頭、擺尾、抖毛、
洗耳、朝拜、翻滾等,以後才有上凳、上桌和雙獅對舞。

春節舞獅,預祝新年吉祥如意,是受人們歡迎的助興節目。

舞獅本是一種娛樂活動,但在南北朝時,它還是一種武器,在戰場上擊敗了敵人。

據使書記載,這件趣事發生在南朝劉宋與林邑王的一次戰爭中:
宋文帝時期,林邑王范陽雖然也向劉宋進貢,可是仍屢次侵擾劉宋疆土,掠奪財富。

在元嘉二十三年(公元446年),宋文帝劉義隆命令交州刺史檀和之北伐林邑。

林邑王抵擋不住宋軍,便放出身披馬甲的大象,在宋軍陣內橫衝直撞。

宋軍官兵從來沒有遇到這種作戰方式,不知怎麼抵抗,連吃敗戰。

宋營先鋒官宗愨想到獅子是百獸之王,大象也一定怕牠,便決定用獅子來回擊大象。

他們仿照民間獅舞形式用麻、布等做了許多獅衣,
每兩個兵士扮成一頭獅子,隱伏在草叢裡,
當范陽邁的象群衝過來時,大批「獅子」突然從草叢中跳出來,搖頭擺尾,
毫不畏懼地向大象撲去,嚇得大象驚恐萬狀,四散逃竄,結果宋軍獲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ttMarisa25 的頭像
    LottMarisa25

    LottMarisa的部落格

    LottMarisa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